毒蛇咬傷處理...轉貼
(九)毒蛇咬傷處理:

台灣常見毒蛇特徵:雨傘節(神經毒):蝙蝠蛇科,全身為黑白相間的花紋,故又名節蛇,頭呈卵圓
形,毒性很強,居六種常見毒蛇之冠。飯匙倩(神經毒): 蝙蝠蛇科,全身呈深褐色沒有特殊顏色的花紋,被激怒
時頭部撐開呈飯匙狀,故名飯匙倩,且在背部顯出眼鏡狀花紋,故又
名眼鏡蛇,頭亦不呈三角形而為卵圓形,毒性僅次於雨傘節。鎖鍊蛇(混合毒):蝮蛇科,身上有三條圓鍊圈連成的鎖鍊狀花紋,因此得名,
又名鎖蛇,頭呈不明顯三角形,具有神經毒及血液毒之特點。百步蛇(血液毒):響尾蛇科,身上有深色三角形和淺色三角形相間的花紋,
另外鼻尖向上翹,狀似梨頭,故名梨頭蛇。體型碩大,毒牙特長,一
次注入人體的毒液量最多,故被其咬傷後的致死率為六種常見毒蛇之冠,因而有”百步蛇”之名。毒性在六種常見毒蛇為最弱。
龜殼花(血液毒):響尾蛇科,背部有狀似龜殼花紋因而得名。
赤尾青竹絲(血液毒):響尾蛇科,體形細小,全身翠綠如青竹,尾部為鮮紅
色故名,頭部為大三角形。



















症狀:神經毒:侵犯神經系統為主,局部反應較少,會出現脈弱,流汗,噁心,嘔吐,視
覺模糊,昏迷等全身症狀。血液毒:侵犯血液系統為主,局部反應快而強烈,一般在被咬後三十分鐘內,
局部開使出現劇痛,腫脹,發黑,出血等現象。時間較久之後,還可能
出現水泡,膿包,全身會有皮下出血,血尿,咳血,流鼻血,發燒等症狀。
混合毒:同時兼具上述兩種症狀。



處理:1.保持冷靜並辨識毒蛇:千萬不可以緊張亂跑奔走求救,這樣會加速毒液散布。
儘可能辨識咬人的蛇有何特徵,不可讓傷者使用酒、濃茶、咖啡等興奮性飲料。2.立即縛紮(現已不建議,見附註):用止血帶縛於傷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處,如無可用
手帕或撕下的布條代替。紮敷時不可太緊,應可通過一指,其程度應以能阻止靜
脈和淋巴回流不妨礙動脈流通為原則(和止血帶止血法阻止動脈回流不同),每
兩小時放鬆一次即可(每次放鬆一分鐘)。而以前的觀念認為15至30分鐘鐘要
放鬆30秒至1分鐘,臨床視實際狀況而定,如果傷處腫脹益形擴大,要檢查是否
綁得太緊,綁的時間應縮短,放鬆時間應增多,以免組織壞死。3. 沖洗切開傷口,適當吸吮(現已不建議,見附註):在將傷口切開之前必須先以生理食鹽水
必要時亦可用清水清洗傷口。在將傷口以消毒刀片切開成十字型,以吸吮器將
毒血吸出,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,若口腔內有傷口可能引起中毒。4.立即送醫:除非肯定是無毒蛇咬傷,否則還是應視作毒蛇咬傷,並送至有血清的
醫療單位(山區衛生所或省立醫院)接受進一步治療。
附註:根據國防醫學雜誌第二十八卷/第四期建議,除非地處偏遠毫無醫院
或醫療資源,不建議縛紮患肢,以避免組織過度腫脹;如須縛紮,每20分鐘要
放鬆30秒。不建議切開傷口,因為有可能傷及神經、血管或肌腱!
預防:
1.進入有蛇區應著厚靴及厚帆布綁腿。
2.夜行應持手電筒照明,並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撥草將蛇趕走。
3.野外露營時應將附近之長草,泥洞,石穴清除,以防蛇類躲藏。
4.平時應熟悉各種蛇類之特徵及毒蛇咬傷急救法。五大毒蛇簡介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voeijc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